匯豐銀行理財跌得慘 產品變身“奪命金”
2012-04-24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范樂
“你所選擇的基金是聯發金磚四強的單位信託基金,風險級別是四,進取型。我要提醒你,投資產品會涉及風險,而且有機會招致風險。請問你,對這點有沒有問題?”結果銀行竭力推薦的這只基金最終給客戶帶來了巨虧。香港影片《奪命金》中的這一幕,同樣在杭州的嚴先生身上發生。
“2007年匯豐銀行剛剛進入杭州,我就是因為相信匯豐的品牌,花1000萬元買了他們的境外理財產品。結果卻讓人吃驚,虧損最嚴重的時候只剩下300多萬元,現在也只剩下500萬元左右。”嚴先生想通過自己的經歷提醒其他投資者:不要盲目相信洋品牌,境外投資的風險不可不防。
買了兩隻QDII產品 最慘時跌近七成
嚴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2007年下半年買的匯豐銀行的QDII產品。“我自己也是炒股票的,當時A股大盤已漲到5000多點,我也賺了幾百萬元,覺得風險已經比較大,就從股票賬戶裏取了1000萬元買基金。”另外,嚴先生平時業務繁忙,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搞投資理財。
之所以買基金產品,是因為嚴先生覺得基金投資穩健,能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嚴先生沒有選擇國內的基金產品,而是選擇了匯豐銀行的基金產品。那時候,匯豐銀行剛剛進駐杭州,他特地趕到慶春路上的廣利大廈購買。他覺得,像匯豐銀行這樣的國際大品牌,在投資理財方面肯定有更專業的團隊,也更有經驗。
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匯豐銀行的工作人員給他作了介紹,包括公司的各類理財產品,讓嚴先生填寫“風險取向問卷”等。最終的結論是:嚴先生的投資風險取向是平衡型,在風險投資取向中居中,並分析稱,這一類型的投資者樂意以一個較高程度的風險去換取中長期(約5年)勝過存款的回報潛力,比“謹慎型”投資者能接受更大的資產市值波幅。“當時我覺得,如果基金虧20%還是能接受的。”嚴先生說。
最終,嚴先生選擇購買了匯豐銀行的兩隻QDII產品:匯豐中國股票基金和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投資比例為3:7。從兩隻基金產品的宣傳資料來看,過往投資收益也比較誘人,其中匯豐中國股票基金前5年累計回報為329.9%,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更是達到414.2%。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接連爆發,全球股市出現連續暴跌,兩隻基金的凈值連續下跌。“去年最慘的時候,1000萬的本金只剩下300多萬,到現在也只有500萬元左右。”面對凈值的不斷縮水,嚴先生也是進退兩難。而讓嚴先生想不通的是,管理這兩隻理財產品的匯豐的專業團隊,理財能力還不如業餘時間炒股的自己。“我在大盤跌到3000多點時才一點點進去的,平時操作也不多,最多的時候也就虧損20%左右。雖然到現在還在虧損,但虧損並不大。”
匯豐解釋大虧原因:投資中資概念股遭受業績下滑
最讓嚴先生不解的是,他投資的兩隻QDII產品,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經過鉅額虧損之後,風險等級卻越來越高。“當初我買的時候,兩隻產品風險等級都是3級,為中度風險。但到現在,風險等級卻提高到了4級,為中至高風險。”
對於兩隻基金的表現,記者採訪了匯豐中國企業傳訊部相關人士。據該人士解釋稱,匯豐銀行採用的是三年年化標準差衡量海外基金單位凈值波動幅度。當基金或同等市場指數的歷史波幅發生變動時,他們也會調整風險水準,以更好地反映相關產品的風險特徵。並稱,基金風險水準的定期調整是符合市場慣例的。
該人士說,這兩隻QDII產品主要投資于在香港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2011年的歐債危機中,所有金融機構和投資產品均受到巨大震動和衝擊,兩隻QDII產品同樣不可避免地遭受業績下滑。不過,對記者提出的匯豐有沒有採取一些規避市場風險的做法,該人士沒有回答。
嚴先生認為,面對市場風險,匯豐的專業理財團隊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和措施,根本沒有體現出專業的資產管理水準。
資料顯示,匯豐中國股票基金2007年6月底公佈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現金比例只有1.9%,接近滿倉。今年1月底的資料顯示,該基金投資結構沒有大的變化,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石化等,現金比例仍只有2.7%。
霸菱香港中國基金2007年6月底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香港交易所、中國交通建設、招商銀行、廣州富力地產等,當時的現金比例達到23.2%,明顯高於匯豐中國股票基金。今年2月底持股情況略有變化,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中國海洋石油、百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移動、騰訊控股等,現金比例降至只有0.7%。
500萬元的虧損 原因是匯率和投資損失
那麼,嚴先生反映的兩隻QDII產品,業績表現真的有這麼差嗎?
打開匯豐銀行的網站,在投資理財產品表現中,可以看到,最近5年(至今年1月底)匯豐中國股票基金的累積回報(按美元計算)為5.6%,遠遠跑輸同期基金基準36.9%的回報率。其中2008年至2011年每年的回報分別為-53.8%、57.1%、0.9%和-20.4%,今年1月份的投資回報為10.8%。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最近5年(至今年2月底)的累積回報為23.4%,略遜於同期基金基準36.6%的回報率。2008年至2011年每年的回報分別為-54.2%、 64.2%、2.1%和-19.5%,今年頭兩個月回報率為15.8%。由於嚴先生是2007年下半年買的基金產品,當時股市正處於歷史高位,因此損失也更大。但即使這樣,凈值被腰斬也令人意外。
實際上,由於兩隻基金均按美元計算,因此,購買基金的投資者還要承擔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嚴先生記得,2007年下半年購買基金時,1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在7.6元左右。而目前1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是6.3元左右,至今光是匯率變化帶來的損失就將近18%。
讓嚴先生難以接受的是,無論基金的業績表現好壞,基金的管理費卻旱澇保收。資料顯示,匯豐中國股票基金每年的管理費為1.25%,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每年的管理費為1.5%。按嚴先生的投資比例,第一年繳納的管理費就達14.25萬元。預計5年的管理費在50萬元左右。
以此估算,嚴先生投資的兩隻QDII產品,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有一半左右的損失是由匯率變化和基金收取的管理費造成的,另一半才是基金業績變化帶來的投資損失。
投資海外遭遇滑鐵盧基金QDII八成虧損
目前的QDII產品中,包括銀行QDII產品、基金和券商的QDII產品。從他們的表現來看,業績分化比較明顯,其中不少虧損嚴重。
由於QDII主要投資于海外市場(包括股票、基金及衍生品等),而外資銀行在海外市場大多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因此QDII設立之初,市場普遍認為外資銀行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目前在運作的226隻銀行QDII理財產品中,外資行發行的有201隻,佔比88.94%;其中,花旗銀行88隻,渣打銀行81隻,匯豐銀行18隻,東亞銀行14隻。這些QDII理財產品大部分成立於2007年和2008年。由於接連遭遇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打擊,業績大多不如人意。儘管今年以來海外市場普遍回暖,QDII業績普遍回升,但仍難以彌補過去幾年的鉅額虧損。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運作的226隻產品中,仍有110隻凈值低於1元,佔比48.67%;凈值大於1.2元的產品,僅有29隻,絕大部分QDII遠遠跑輸CPI。116隻實現正收益的銀行QDII理財產品中,凈值最高的是渣打銀行發行的開放式黃金指數人民幣UTSN003。該產品成立於2008年8月25日 ,截至2012年3月29日 ,該產品凈值為2.2365元,實現累計收益123.65%。
110隻負收益的銀行QDII理財產品中,虧損最嚴重的是渣打銀行發行的基金精選之DWS氣候基金美元款。該產品成立於2008年4月6日 ,截至2012年3月29日 ,該產品凈值僅為0.4850元,累計虧損51.5%。虧損超過20%的共有41隻,佔比17.98%。這些負收益產品大部分由外資行發行,其中花旗、渣打分別佔39隻和35隻,匯豐13隻,東亞7隻。中資銀行的QDII產品只有25隻,正收益的僅為8隻。
國內券商發行的QDII產品只有3款,而且業績表現均不佳,最新單位凈值均在1元以下。
基金公司開展QDII業務,主要是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不同風險層次的產品。但基金公司發行的QDII產品表現同樣一片慘狀,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截至4月18日 ,51隻基金公司發行的QDII產品中,虧損的有41隻,佔比超過八成。其中虧損最嚴重的是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累計虧損44.9%;其次是嘉實海外中國股票,虧損43.3%。實現正收益的10隻QDII產品中,海富通中國海外股票表現最佳,累計收益率50.21%,其次是交銀環球精選,收益率40.98%。
客戶的錢為何總是成獵物
如果說國內基金公司的QDII產品因為起步晚、經驗不足,發生虧損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在境外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曆史的外資銀行QDII產品還屢屢巨虧,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要知道,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從2009年開始,道瓊斯指數已連續3年上漲,今年累計漲幅又達到6.11%;今年4月初,道瓊斯指數最高曾達到13297點,超過了2007年底時的收盤點位。
入市時間不佳是大部分QDII產品的一大硬傷。作為專業理財團隊,眾多QDII卻是在市場最瘋狂的2007年和暴跌開始時的2008年紛紛入市,缺乏清醒的頭腦。最遲成立的兩隻銀行QDII產品成立於2010年4月7日 ,此後的兩年中,銀行幾乎終止了新的QDII理財產品的發行,又錯過了抄底的好機會。
面對系統性風險卻缺乏應對措施,則是QDII最被投資者質疑的致命傷。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和持續發酵的歐債危機,QDII們卻沒有及時止損或大幅降低倉位。
為了吸引客戶,過分強調以往業績,卻“回避”投資風險,則是QDII對客戶未能盡責的另一表現。如匯豐銀行的兩款QDII產品,在2007年的宣傳資料中,突出了產品過去幾年的輝煌業績,對風險的提示卻有意無意地放在很不顯眼的位置。而在網站最新的產品介紹中,則已經把投資風險提醒放在頁面上端最醒目的位置。
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在選擇QDII產品時,千萬不要被其過去的迷人業績蒙蔽了雙眼,不要盲目迷信洋品牌,而是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其投資去向或投資主題、風險控制能力(如是否保本、虧損達到一定比例自動清盤)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如果選擇的QDII產品只是投資中資股,那還不如直接投資A股或境內的基金,何必繞個彎路,再額外承受匯率變化帶來的損失?
-----------------------------------------------------------------------------------------------------------------------------------------------------------
外資銀行理財品變身奪命金 中國富人頻遭暗算
編者按:為了將100萬的定期存款“錢生錢”,由香港藝人蘇杏璇扮演的普通中年婦女“鄭小娟”咬牙一搏,決定購買銀行竭力推薦的一款高風險理財產品;沒料到一場金融風暴,讓她的發財夢成為泡影。香港影片《奪命金》中的這一幕,在現實中同樣有著鮮明注腳。
在利益驅使下,外資銀行金融危機前不僅在香港地區,同樣也曾在中國內地大肆兜售經過改良的理財產品,或者直接代售國際投行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在金融危機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所不同的是,香港雷曼迷你債券的苦主們拿到賠償款了,高盛涉嫌銷售“有毒”產品被美國證監會告了;而中國內地投資者卻沒有那麼幸運,購買了外資銀行“有毒”產品或遭遇誤導銷售、人為阻止贖回的投資者至今仍在苦苦維權。
並不是所有投資者如渣打客戶宋文洲般幸運地保留了當時的錄音並且有雄厚的財力打官司。在與外資銀行簽署的包含大量免責條款的合同面前,投資者訴諸法律的嘗試一次次失敗。而外資銀行即使贏了官司卻也輸了名譽。或許投資者和銀行都該進行深刻反思了。
在購買渣打銀行理財產品之前,客戶張強根本不知道法國有一家叫聖戈班的公司,然而就是這家公司的股票表現讓張強徹底賠了個底朝天。讓張強至今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理財經理聲稱保本的這款理財產品最後竟讓他本金虧損了50%以上?
從承諾保本到遭遇巨虧
時間追溯到2007年6月,渣打銀行的客戶經理向張強推薦了一款掛鉤4隻基建股票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理財產品。按照客戶經理的說法,該款理財產品只要觸發提前終止條款,收益將非常可觀(彼時看起來確實形勢一片大好),令張強怦然心動。
但20多頁的合同文本卻讓張強很頭大,他匆匆看了一下,並對其中風險提示的話語有些疑惑,於是又問了客戶經理一句話“我要買保本的理財產品,這款產品是保本的嗎?”隨後客戶經理的回答打消了他的疑慮,“相當於保本的。”
張強稱,當時他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保本就好。於是,儘管他並沒有弄清楚自己買的這款理財產品具體是怎麼進行投資運作的,以及那些繞來繞去的結構設計是什麼意思,但還是簽了合同。
忙於工作的張強此後並沒有過多時間關注理財產品表現,客戶經理頻繁更換之下張強一度也聯繫不到客戶經理。直到1年後這款理財產品的子計劃到期,客戶經理當時描述的提前終止的情形始終沒出現,張強等到的卻是理財產品將轉換為第二個子計劃的通知。兩個子計劃均投資外資投行瑞銀發行的票據。
張強後來才明白,第二個子計劃掛鉤的股票是前一個子計劃表現最差的股票聖戈班。從此以後,聖戈班三個字成了張強揮之不去的陰影。由於聖戈班的股價表現較差,最多時理財產品凈值虧損接近70%。今年3月份產品到期時,張強接到了銀行通知,其所購買的理財產品凈值虧損超過50%,再加上匯兌損失,累計損失超過60%。
原先承諾保本的理財產品最後虧了超過一半的本金,這樣的結果讓張強實在難以接受。然而當時賣理財產品給張強的渣打客戶經理早就離職了。而且當時張強和客戶經理關於理財產品是否保本的對話,張強並沒有錄音,也因此無法證明當時在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客戶經理曾誤導銷售。
雖然在目前鬧得沸沸颺颺的宋文洲和渣打銀行糾紛中,宋文洲狀告渣打一度勝訴,但張強並沒有信心走打官司維權的路。張強稱,首先作為白領階層,他要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打官司。就算贏了官司,糾紛也沒那麼容易了結。比如宋文洲雖然贏了官司,但產品余值的糾紛仍未結束。其次,宋文洲打官司耗資1000多萬元不是普通投資者所能承受的成本。
事實上,像宋文洲這樣堅持不懈打官司的投資者並不多。“很多投資者諮詢過後就放棄打官司。”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正偉告訴記者。打官司所要承受的風險以及耗費的時間、精力,讓眾多投資者知難而退。
客戶經理頻繁變更埋隱患
和渣打銀行的許多客戶一樣,張強自從2007年購買渣打的上述理財產品後,客戶經理就開始換個不停。
張強購買理財產品後不久,客戶經理就離職了,原因是銷售業績壓力太大。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當初客戶經理為何回答上述理財產品是否保本時,僅給出了“相當於保本”的回答而非據實回答。後來事實證明,上述理財產品是一款可以把本金賠個精光的理財產品,這樣的理財產品能算“相當於保本”嗎?
張強對渣打第二個客戶經理的服務態度還算滿意,但這個客戶經理走了幾個月後,張強才得知對方已去了國外。“就在渣打不停地更換客戶經理的過程中,經常過了好久了我才知道又換了客戶經理。由於有時找人卻找不到,再加上沒時間,後來我乾脆懶得聯絡客戶經理了。”張強說,他的客戶經理前前後後換了4個。
客戶經理頻繁更換,使張強和客戶經理的溝通處於時斷時續的狀態,理財產品的最新資訊在通過客戶經理的終端向其傳遞的效率也大大降低。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或許也是導致渣打銀行理財產品糾紛較多的原因之一。在未及時接收到理財產品最新資訊,並且在理財產品出現結構轉換、投資出現重大不利情形等變故時,客戶經理和客戶之間缺乏及時有效溝通,使得客戶錯失止損良機等,則給銀行和投資者最後產生糾紛埋下了伏筆。
理財陷阱還有多深
在當時看來,頗有國際大行專業風範的做法,卻成為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糾紛的源頭之一。雖然外資銀行中英文對照的合同文本看似“洋氣”,但根據英文直接翻譯的中文對中國投資者來說頗為生澀,再加上一堆金融方面的專業術語和公式,不少投資者簽合同之前未能看懂理財產品的結構和風險。
張強告訴記者,直到後來知道保本的理財產品變成大幅虧損的結果時,他才慢慢研究明白自己買的理財產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僅如此,外資銀行理財產品通常嵌入金融衍生品,結構比較複雜,中國投資者若不在購買前仔細閱讀並且了解清楚專業術語的含義,是無法真正了解清楚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結構和風險所在。事實證明,盲目聽信客戶經理片面之詞、未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和合同的投資者最終嘗到了苦果。
廣東縱橫天正律師事務所劉偉淵律師提醒,投資者在簽合同之前應看清楚合同條款,看不懂的地方請客戶經理解釋,客戶經理如果有誤導銷售的情況應該當場錄音保留證據。
除了看不懂說明書外,中國投資者對外資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的表現通常難以及時掌握,這也給投資者及時贖回等帶來不便。比如張強購買的理財產品所掛鉤的聖戈班,由於在國內查詢不到聖戈班的股票價格,張強一直沒能及時掌握聖戈班的股價波動資訊。而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凈值資訊通常滯後半個月左右。
財富絞殺機
2009年以來外資銀行產品頻現虧損,讓中國富裕階層的財富彈指間灰飛煙滅,其中一款名為“KODA”的股票掛鉤型複雜金融衍生品更是讓中國眾多富豪的財富一夜蒸發,甚至還倒欠銀行數千萬元。
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總裁、《ILOOK世界都市》雜誌出版人洪晃曾發微博感嘆,“德意志銀行的私人理財是全世界最壞的服務,我都快被他們理成無產階級了。”
目前,宋文洲和渣打的理財糾紛事件正鬧得沸沸颺颺。據宋文洲向媒體披露,當時他花6400萬元購買渣打銀行理財產品,1年多的時間就虧損了5300多萬元,虧損幅度達83%。
宋文洲所購買的渣打銀行理財產品與張強類似,同樣有2個子計劃,符合一定條件即由A計劃轉為B計劃。不同的是,投資經驗更豐富的宋文洲在理財產品投資于A計劃時,看到大勢不好選擇贖回,只是渣打銀行當時並未同意宋文洲的贖回申請,後來宋文洲因此起訴渣打銀行。
而跟張強購買了渣打同一款理財產品的其他苦主提出贖回申請卻遭到拒絕。渣打苦主此前向媒體反映,在產品存續期間曾向渣打提出了提前贖回申請,但渣打以處於封閉期為由拒絕了請求。在該款產品的說明書上,兩個子計劃均稱每月15日和28日為提前贖回登記日,卻並未提及封閉期。
“據我所知,還有不少有錢人因為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來源於灰色收入等渠道,購買外資銀行類似產品賠了還不敢聲張。”董正偉稱。
今年3月份,高盛前執行董事Greg Smith一封“我為什麼離開高盛”的公開信再次顛覆外資投行的形象。公開信稱,這家全球知名外資投行的銷售會議討論的都是如何從客戶身上賺到更多錢,而非更好地服務客戶。Greg Smith表示,為了賺錢他們甚至還不惜把複雜的產品推銷給客戶,即使這些產品不是客戶最需要的。
事實上,早在2010年,高盛就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誤導投資者購買債務擔保證券(CDO)。高盛在該產品的銷售資料中,沒有向投資者披露保爾森基金參與了產品的創設這一事實,也沒有告訴投資者保爾森基金對該產品做空的“關鍵性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