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MIA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 (GCPRM)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美國財政懸崖的風險

名家觀點/美國長期「財政懸崖」的風險

【經濟日報丁予嘉】2012.11.12
曠日持久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歐巴馬(Barack Obama)連任成功。新任期的美國總統將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大且最急迫的內政問題,就是處理「財政懸崖」(fiscal cliff)的風險。歐債風暴下,實質面仍然困頓而難解,加上美國「財政懸崖」逼近倒數階段,全球經濟前景仍是不容樂觀。
「財政懸崖」這名詞是由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rnanke)所提出,主要的涵義是指2012年底政府多項減稅優惠措施將自動到期、國會也將同時執行削減赤字機制,此機制將使得2013年美國財政赤字,如同「懸崖」般的垂直下降,包括政府支出驟減、也同時增加了人民的稅負負擔。
財政懸崖的內容有許多的定義,減稅措施細節也相對繁瑣複雜,在這不一一細項贅述。重要且該擔憂的是,一旦明年年初規模高達1.2兆美元,自動刪減支出與增稅措施的啟動,將引發美國財政赤字在短期內大幅度縮減,並造成企業僱傭與投資大舉觀望退場、民間消費也會呈現緊縮。這也是為什麼IMF、美國聯準會與財政部長紛紛提出警告,視其為是繼歐債危機之後,下一個可能引爆經濟危機的導火線。
財政懸崖的主要風險,重點不僅是政治議題,更深層面是對於經濟體的傷害程度。美國國會是否能夠緊急或是如期通過,對於廣泛的債務削減方案達成一致協議,或是國會議員能夠即時的採取行動,阻止自動刪減措施生效、亦或是國會達成另一份減債方案,這些政治角力下的折衷協議或妥協發展,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金融市場更需擔憂的是,這次事件是否會再次發生如去年8月,因舉債赤字上限引爆聯邦債務違約問題,遭致美國債信評等調降,為金融市場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與危機。
如果你認定白宮與國會,可以針對財政懸崖爭議,順利找出解決的方案,或是認為國會不可能笨到讓國家跌落財政懸崖的樂觀想法,我必須警告,從歷史事件的經驗中觀察這些爭議性的法案,美國國會總是在最後緊要關頭,才達成協議的。但金融市場已因政策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系統性風險與危機,付出相當的代價。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報告估計,若國會不採取任何對策,導致財政懸崖的發生,將嚴重衝擊美國經濟,使明年度GDP減少0.5個百分點,失業率也將惡化,攀高至9%水準,這對美國微弱復甦的經濟與就業均是重大的打擊。另一方面需要擔憂的是,為了避免財政懸崖出現,其實是要付出相對的代價。即使當前讓財政懸崖安全過關,預估2022年公共債務占GDP比重,將從目前的72%攀升至90%。簡言之,為了拖延減赤問題,所做的政治協商與努力,卻也讓10年後的美國債務長期性的攀高,陷入長期債務危機的泥沼中。
當然,美國長期結構性的債務風險並非一觸即發,儘管財政赤字占GDP仍在8%之多,美國超優債信已被標普信評公司降至AA+,但不容諱言的,國際美元仍享有世界準備貨幣的最高超然地位。不斷逼近的稅法問題與減赤爭議的不確定性,也明顯影響美國民間企業投資出現觀望的氣氛,這也是柏南克提前於9Fed利率決策會議宣布實施QE3的重要理由之一!
(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暨華頓投信董事長)
---------------------------------------------------------------------------------------------------------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1109/KFNVZ930R0O4I.shtml?c=headline_sitehead
惠譽穆迪警告降美評級 財政危機逼近 墮崖機會高達4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2-11-09
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後只能稍稍慶祝,便要處理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白宮稱,歐巴馬周二晚勝選後即致電國會共和黨領袖,游說就削赤及稅制等尋求折衷方案。共和黨領袖亦態度稍為緩和,提出談判條件,表示可以接受增加聯邦政府稅收。不過,兩大信貸評級機構惠譽及穆迪周三 (7) 發出警告,美國若不能盡快解決財政危機,評級將被下調。全球最大債券交易商亦指出,美國「墮崖」機會高達 4 成。
香港《明報》報導,據美國財政部預測,聯邦政府債務將在今年底至明年初觸及 16.4 兆美元的法定上限,國會若未能就提升債限達成新協議,將須按兩黨去年 8 月達成的臨時協議,啟動聯邦政府未來 10 年自動削赤 2 兆美元的機制,明年削赤金額將達 650 億美元。同時,小布希年代的稅務優惠措施將於元旦結束,若國會未能及時達成新稅制協議,將令美國國民面臨變相加稅。連同其他削減開支措施,美國經濟會一下子減少相當於 GDP 4% 6000 億美元私人及公共開支而墮下「財政懸崖」,令本有復甦跡象的美國經濟重陷衰退。
白宮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歐巴馬擬向國會兩黨議員發出信息——他願意在重大議案促成妥協,期望盡早為議會文化重新定調,緩和民眾對國會施政困難的不良印象,料最快下周會有新動作。他的幕僚正安排他本周與國會領袖開會,並趕在下周他赴亞洲訪問前,與更多兩黨議員會面。
民主黨籍的參院多數黨領袖里德亦釋出善意,說:「雙雙起舞比相鬥好。」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博納亦態度軟化,稱:「總統先生,這是你的機會。我們已準備受你領導,不是以民主或共和黨人身分,而是以美國人身分。」博納提出共和黨同意提高債務上限的條件,包括下調稅率,最高收入者的入息稅率也要下調,另外部分稅制可以微調以減少漏洞,增加稅收。惟民主黨認為,在公平原則下應向富豪加稅,質疑這些條件偏袒富豪,可能犧牲令中產受助的按揭減稅優惠,或導致稅收減少令財赤惡化。
評級機構穆迪表示,歐巴馬連任為美國掃除一大不確定因素,但長期的財政擔憂卻揮之不去,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兩黨能否妥協,在中期內穩定並削減聯邦政府債務佔 GDP 的比重。該機構將會待明年國會財政預算協商結束後,始決定會否下調美國評級。一旦兩黨在協商後仍無法制定穩定債務的政策,穆迪有可能將美國評級下調一級至「Aa1」。穆迪現時給予美國最高的「Aaa」評級,評級展望為負面。
惠譽亦警告,歐巴馬「不會有財政蜜月」,若當局能就財政問題達成協議,惠譽將在明年 2013 年底撤銷對美國的負面展望,否則美國將於明年失去最高的「AAA」評級。
惠譽警告,美國一旦墮下「財政懸崖」,將導致美國經濟衰退,明年失業率升至 10% 以上。但惠譽主權評級主管賴利 (David Riley) 指出,美國前景比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好,只要美國能推出可靠的財政計劃,經濟前景將會樂觀。
全球最大債券交易商太平洋投資管理 (PIMCO) 總裁埃里安卻估計,華府政客有 6-7 成機會就「財政懸崖」達成「迷你協議」,這意味有 3-4 成機會出事。

《星島日報》報導,歐巴馬成功連任,但民主、共和兩黨繼續分別控制參眾議院,意味拉鋸局面重現。「財政懸崖」主要反映總負債已高達 16 兆美元的美國,在明年 1 1 日起,將按原定計畫任由減稅措施結束,意味會有逾1億美國人的稅務負擔加重,加上政府全面削減總額達 1000 億美元開支措施。雖然可望將截至明年 9 月底的財年預算赤字,由今年的 1.13 兆美元大減 40% ,財赤佔經濟總值的比重,也會由 7.3% 降至 4% ;但同期經濟可能因而陷入收縮,失業率亦會爬回升至 9.1% 或更高水平。證券商更估計,財政懸崖或會拖累美國經濟倒退 1% 3%
民主及共和兩黨就上述課題爭持 3 年有多,共和黨主張削減開支但不增加稅收;民主黨則希望只向富人加稅及針對削減部分政府開支。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三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大選結果只是延續政治現狀,克服「財政懸崖」的機會並沒有因而增加。他認為,解決這問題的方案遠比想像中難。
市場經濟師估計,解決財政懸崖最有可能是採取折衷的臨時措施,包括延長某些影響較大的稅收減免,和財政支出計畫的期限等。
----------------------------------------------------------------------------------------------------------------------------
新聞背景:美國的「財政懸崖」
更新時間 2012年11月8
美國在最後期限前必須就一項新立法達成協議,成敗與否會對全球經濟恢復產生決定性影響。兩年以來美國一直面對所謂削減開支並且稅收增加的財政「懸崖」問題。現在隨著1231臨近,財政懸崖也隨著逼近。奧巴馬政府一直未能同美國國會就政府開支規模和稅率達成協議。國會拒絕提高美國政府的借款限額,政府的借款額度由立法決定。為了解決僵局,政府和國會在20118月決定成立跨黨派委員會尋求解決美國政府在10年期間開支被封頂的問題,另外也尋求同期實現1.2萬億結餘的方案。如果不能在1231達成協議,那麼增稅和削減支出方案就自動執行,上述跨黨派委員會就一無所成。

始於布什
1231就在政府要實施大幅度削減開支計劃之際,一系列臨時減稅方案到期,這就是所謂的「財政懸崖」。個人和公司都會因此受到影響,政府合同、福利和提供的支持都會隨著減少。
計劃當中的削減開支和增稅約為6070億美元,其中包括國防預算削減,雇員薪資稅假期,醫療福利改變以及更高的個人稅率。低收入者將失去一些兒童和收入福利優惠。
「財政懸崖」的根源始於2001年。布什政府試圖通過價值170億的減稅計劃。但是布什政府在國會未能得到所需的多數,因此只能有條件地推行減稅計劃,該條件就是減稅計劃持續到2011年終止。
2008年奧巴馬當選的時候,他同國會達成協議,將上述減稅計劃再延長兩年。當時奧巴馬還在立法中添加了其他稅制變化,希望以此促進陷入衰退的經濟,遏制失業率失控。

影響巨大
分析人士認為「財政懸崖」對美國這個世界頭號經濟體有巨大影響,一些人還警告說影響如此巨大,會令歐債危機相形見絀。
平級機構認為「財政懸崖」會威脅到全球經濟恢復。激進的財政削減會讓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再次進入衰退,最少也會讓全球經濟增長在2013年減半。
投資銀行的經濟分析人士估計「經濟懸崖」會從經濟中抽走5500億美元。每個美國人每年的稅單中會增加3,500美元,超級富人的平均稅率每年增加120,500美元,而最低收入者會增加約412美元。
佔美國人口60%的中等收入者平均每人每年增加賦稅412美元。
---------------------------------------------------------------------------------------------------------
http://findingyourtreasure.blogspot.tw/2012/08/blog-post.html
何謂財政懸崖(fiscal cliff)?
近來有不少外電談論到美國可能在明年發生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到底它是指什麼情況呢?此一詞是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所提出,它的大意是說在2012年底將有幾項重要財政政策到期暨新政策啟動,屆時2013年的增稅與刪減支出一起出現,一方面政府雖可增加稅收並降低預算赤字,另一方面卻因為減少財政支出而加重人民稅賦,削減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到底是哪些財政政策呢?主要項目如下:
‧小布希總統減稅措施到期
‧薪資稅減免到期
‧失業補助措施到期
‧自動刪減財政支出啟動
首先,2013年起如果沒有小布希總統減稅措施與薪資稅減免兩項,美國納稅人的負擔將加重。若再加上失業補助措施到期,將直接影響到民眾消費支出意願。
自動刪減財政支出政策,則是因為去年2011年兩黨超級委員會未能就削減1.2兆美元赤字達成共識,於是將從2013年起自動刪減聯邦支出。
如果這些政策都如期生效,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2013年美國政府可省下約5600億美元費用,但是經濟成長減少4個百分點,換言之,躲不過經濟衰退
聽起來很嚇人,對不?
    
但是,目前各家分析師不確定有多少機率會發生財政懸崖,因為(華府)還有時間可以拖延。或許之後朝野國會兩黨以及政府機構將合力阻止其發生。

--------------------------------------------------------------------------------------------------
對美國財政懸崖的三種誤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12-18  
程實
[ 形勢演化可能出現這樣一種危險情形:財政懸崖的政治斡旋以妥協收場,但2013年初公佈的2012年四季度經濟數據卻十分羸弱。這種情形可能會使市場對財政懸崖生更大的擔憂,並由於妥協未能阻止經濟走弱而喪失信心 ]
歲末年初,遠觀美國,政治博弈、自然災害、社會事件、企業興衰摻雜在一起,財政懸崖風聲鶴唳,颶風桑迪影響深遠,大選衝擊尤有余波,蘋果股價一跌再跌,而QE3s又意外面世。
1212的美聯儲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出乎市場預料,也引發了市場的三重疑問:首先,短期內,貨幣與財政並無明顯關聯,如此急不可耐的貨幣政策舉動對於避免財政懸崖而言,豈不是頭痛醫腳?其次,中期內,在前兩輪2.3萬億美元QE的影響業已沉澱的背景下,成本高昂、恐將美聯儲資規模推高至4萬億美元的QE3s對於刺激經濟增長而言,豈不是不太劃算?此外,長期內,勢單力孤的貨幣政策對於緩解多元化衝擊豈不是杯水車薪,對於長期債務貨幣化的通脹憂慮豈不是雪上加霜,而貨幣政策在激情膨脹后的退出豈不更是無從談起?
這些疑問單看都很有道理,整合在一起就顯得雜亂無章。關鍵在於,市場忽視了一點,時間是連續的,不同大小的經濟周期則是相互嵌套的,謬誤往往生於對連續性的破壞。對於經濟而言,短期是中長期的基礎,更是中長期的前提,環環相扣的問題只有逐一化解才能形成良性互動。市場對於QE3s的三重疑問貌似理性,實際上卻割裂了美國經濟的主。筆者以為,綜合美國經濟數據、財政懸崖演化和經濟事件影響,美國的政策取向具有清晰的時序邏輯:貨幣政策過度膨脹的風險以及未來退出的路徑是長期問題,短期不必多慮;而QE3s的提前啟動雖無助於財政懸崖問題的解決,卻有助於緩解;只要短期財政懸崖能夠安然度過,后續美國經濟在寬鬆貨幣環境下的內生增長可能會超出預期;在中期周期性領跑態勢維繫的情況下,美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也將得到保障,而只要長期相對強勢不改,美國龐大的債務負擔是其可以承受的,而唯此,貨幣政策的退出也才具有物質基礎。
理解美國經濟的時序邏輯,需要正視在不同時序上可能存在的誤判和誤解。
短期來看,市場對財政懸崖可能存在三種誤解,進而對美國雙松政策搭配的意圖認識不足。

第一種誤解在於,市場可能高估了財政懸崖本身的短期衝擊。雖然以增稅和減支為內涵的財政懸崖在全然兌現的前提下會對美國經濟造成4個百分點左右的休克式衝擊,但值得強調的是,美國並不會實實在在地瞬間跌落崖底,美國兩黨的妥協是必然的。財政懸崖看上去異常危險,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政治斡旋的習慣所致,在跛行的政治結構下,妥協總是誕生於千鈞一髮之際,2010年和2011年的年末財政協議分別是當年12月的17日和23日才獲通過的。但對於美國兩黨而言,政見雖有側重,根本利益卻是趨同的,哪一方都無法承擔導致經濟墜崖的名。這也是近來妥協跡象初現的原因,美國議院議長、共和黨人博納已提出建議,提高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階層的最高稅率,考慮到過去22年裡,國會裡的共和黨人從沒有投票支持過提高所得稅,博納的讓步意味深長。可以想見,達成過渡性協議是一個必然但曲折的過程。
第二種誤解在於,市場可能低估了財政懸崖自身的長期影響,以及財政懸崖在複雜尾部風險綜合作用下可能導致的市場錯估風險。

筆者以為,市場將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政治博弈上,卻忽視了財政懸崖經濟影響的實質。實際上,政治妥協和過渡性協議可以避免美國瞬間墜崖,但卻無法阻止政策影響的漸次顯現。財政懸崖的大部分內容,涉及的是延期問題,延期是暫時的,永久性減稅不可能實現,支出削減也無法一拖再拖。即便在歲末的過渡性妥協之后,美國兩黨於2013年再度協商出台對稅制和財政支出的調整法案,財政懸崖對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抑制性影響也只能被分攤,而難以被大幅消除。
此外,更危險的是,市場將太多目光聚集在了財政懸崖上,而美國經濟歲末年初的負面衝擊遠不止於此。2012年四季度,美國經濟的表現恐將大幅弱於第三季度的2.7%,甚至可能跌至1%左右,原因有三個:一是災害影響較大,12月初,高盛就將颶風桑迪造成的財損失預估從300億美元調升至750億美元;二是再庫存趨勢驟降,201210月,美國製造業庫存同比增長僅1.55%,增幅創39個月新低,考慮到三季度庫存的增長貢獻高達0.77個百分點,大幅高於1947年以來歷史平均的0.09個百分點,四季度增速大幅放緩的庫存恐將對經濟增長貢獻微弱,甚至可能形成拖累;三是出口引擎表現乏力,201210月,美國出口同比增長僅為0.99%,增速不僅遠低於1993年以來7%的月度均速,還創下了200911月以來的新低,在全球貿易趨冷、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美國四季度出口對增長恐將形成較大田掣肘。
如此背景之下,形勢演化可能出現這樣一種危險情形:財政懸崖的政治斡旋以妥協收場,但2013年初公佈的2012年四季度經濟數據卻十分羸弱。這種情形可能會使市場對財政懸崖生更大的擔憂,並由於妥協未能阻止經濟走弱而喪失信心。201211月,密安大學和大企業聯合會公佈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分別為82.773.7,分創20079月和20082月以來新高,如果信心趨強的勢頭被意外扭轉,那麼,美國經濟消費主引擎的恢復恐將減速。
正是由於財政懸崖的影響只能分攤、不可迴避,且可能出現打擊市場信心的危險情形,美聯儲12月的相機抉擇就顯得十分理性。其實,審視美聯儲的最新舉措,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在400億美元基礎上每月新增450億美元資購買的決定,而是出人意料的Evans規則。
這一規則設定了觸發美聯儲加息的經濟門檻,即6.5%的失業率和2.5%的通脹率,根據IMF和美聯儲自己的預測數據,2015年中期之前,這兩個門檻都難以達成。此外,作為觸發條件而非啟動條件,即便門檻達成,美聯儲也未必會立刻加息。值得強調的是,市場沒有想到Evans規則會在年底前公佈,此前的預期是在2013年初,提前公佈這一規則,美聯儲通過增強自身透明度,進一步穩固了美國寬鬆貨幣的基調。實際上,這一舉動有一石二鳥之效:一方面,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下降有助於未來經濟復甦,財政懸崖長期影響有望得以緩解;另一方面,伯南克的言行等於將了同為共和黨人的博納一軍,在貨幣當局如此顧全大局的刺激下,博納在財政懸崖斡旋中做出更大讓步的壓力陡增。
更進一步,如果深思財政懸崖的內涵、影響和應對,那麼,短期內的第三種誤解可能集中於美國兩黨政治博弈的經濟性質。表面上,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的爭議似乎在於,共和黨人更傾向於削減支出,民主黨人更傾向於增稅,特別是對富人增稅,兩者的努力似乎都朝向於財政鞏固。但本質上,兩黨的博弈等同於一種利益交換,民主黨人以對富人增稅上的可能讓步換取共和黨人對維持較大政府支出的妥協,共和黨人則以支出削減上的可能讓步換取民主黨人對更大幅度、更長時間延伸減稅政策的支持。財政懸崖本質上不僅是增長的懸崖,也是天然的財政鞏固機遇,美國兩黨於財政懸崖前的劇烈衝突,反而是美國財政政策寬鬆化的一種表現。
出人意料的QE3s和財政懸崖前的利益交換,共同意味,美國財政貨幣政策搭配的雙松基調進一步得以強化,這不僅有利於財政懸崖短期衝擊的緩解,也有利於美國經濟中長期的復甦。實際上,即便2012~2013歲末年初美國經濟困難重重,但從中長期視角審視,2012年美國經濟不僅呈現出周期性領跑的相對強勢,更顯露出樓市觸底反彈、消費模式回歸、內生動力增強和經濟結構優化的有利特徵,這些因素在雙松政策搭配的保障下,有望沖抵財政懸崖分攤於中長期的拖累,並刺激美國經濟在2013年先抑后揚的節奏變化中,維繫周期性領跑的態勢。
(作者系金融學博士、經濟學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