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回顧
上海某大型鋼貿企業負責人擔心,無錫鋼貿業信貸問題或在長三角地區引發多米諾效應,鋼貿業中心上海難以獨善其身。他預計行業內三分之一的企業會被洗牌出局,而上海寶山地區部分鋼貿市場或將率先爆發無錫類似事件。
需求不足、傳統業態越走越窄,鋼貿業洗牌在所難免。然而更多人擔心,這個從業人數眾多、波及面甚廣、擔保結構特殊的行業,如果任其自生自滅將誘發更多不穩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有關部門已意識到事態嚴重性,行業的一些商會、協會也在積極開展自救。據記者了解,在無錫下轄江陰市,市政府已成立專項維穩組、金融組和司法組,定期召開公檢法聯席會議。當地金融辦明確要求銀行對經營正常的鋼貿企業繼續給予有效支援、降低貸款成本,與企業共渡難關。
鋼貿貸款問題也引起了銀監會及部分地方銀監局的重視。4月26日 ,銀監會發文要求銀行謹防鋼貿企業騙貸投向高風險行業,提示銀行及時調整信貸政策;去年11月~12月,上海銀監局針對鋼貿業連發3份文件,最後一份文件強調,銀行應繼續支援優質鋼貿企業融資。
證券時報記者在一份《在蘇鋼貿企業發展現狀及相關建議的情況彙報書》中看到,福建周寧商會向福建寧德市和無錫市政府提出“四個懇請”:懇請寧德市組織調研在蘇滬鋼貿企業情況、了解行業困境;懇請無錫下轄政府做好產業規劃、控制區域內鋼市數量;懇請寧德市委加強與銀監局、金融機構的溝通;懇請寧德市加強對在蘇企業風險意識的宣傳引導。
在前述友誼鋼市提交無錫金融辦的彙報材料中,鋼市懇請金融辦協調轄內銀行在2年期內,在原有授信基礎上增加20%額度,保證正常經營企業運轉;同時懇請金融辦協調轄內銀行落實銀監會2012年3號文件,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據了解,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已成立上海鋼鐵物流產業(行業)應急風險金制度,用於幫助會員企業在貸款到期無力償還時的轉貸專項資金。在上述致市金融辦的意見書中,協會期望市政府、金融辦結合上海鋼鐵物流業現狀,從中小企業風險金中撥備一部分予以配套支援。據記者了解,通過各鋼市及擔保公司自願出具方式,截至5月6日 ,協會已籌集1.5億元首批應急風險金。
---------------------------------------------------------------------------------------------------------
鋼貿信貸危機快速蔓延 20頁通緝資料曝出3億涉案資金
編者按:一場涉及鋼貿業的信貸危機正在長三角地區快速蔓延,行業系統性風險危如累卵。個別鋼貿商跑路事件,使得行業歷經十余載建立起來的誠信聯保系統和行業信譽,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一個月來,無錫地區已連續立案多起鋼貿商跑路事件,涉案金額從40萬元到億元不等。在無錫下轄的江陰市,市政府為此成立了專項維穩組、金融組和司法組,連日來會同當地主要鋼貿市場負責人、商會會長,緊急商議控制事態的解決辦法。
一份20多頁的公安通緝資料,將當前無錫地區鋼貿業資金鏈幾近崩盤的現狀,清晰地展現在證券時報記者面前。資料顯示,今年年初以來,無錫地區已立案十幾起鋼貿案件,涉及貿易商和擔保公司,案件類別包括詐騙、虛報註冊資本、註冊資本抽逃甚至故意傷害罪,一洲集團李國清、陳元元亦赫然在列。記者粗略估算,通緝資料涉案金額超過3億元。
截至記者發稿前,從相關人士處獲悉,無錫一洲鋼貿市場近日已向法院申請破產,相關資產清算或在6月展開。然而,這或許只是鋼貿業資金危機的冰山一角。
鋼貿商遭遇信貸危機
在無錫,記者見到了當地某大型鋼材交易市場總經理張策、某鋼材城負責人劉民慶。張策指著無錫市友誼鋼材市場5月14日 提交的一份《關於請求政府協調銀企關係的報告》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是貿易商還款、轉貸高峰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當地銀行突然收緊信貸規模,增加保證條件,“無異於急剎車,已經造成商戶集體恐慌”。
上述報告顯示,友誼鋼市固定資產約5億元,入駐鋼貿企業總資產規模約14億元,鋼市成立的中正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和三盈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總貸款規模約20億元。據記者了解,在無錫,類似友誼鋼市規模的鋼材市場有數十個,其中已有多家在5月後陸續向當地金融辦遞交類似報告。
實際上,無錫只是鋼材現貨市場從發端地上海向長三角甚至內地轉移的眾多城市中的一個。據江蘇省相關商會不完全統計,江蘇全境有鋼材市場(包括鋼貿物流企業)近150家,註冊鋼貿企業2萬多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信貸總規模600億元以上,其中無錫近300億元,蘇州約200億元。
回到鋼貿業發源地上海。證券時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上海市鋼鐵服務業協會于5月6日 致市金融辦的文件顯示,截至去年年中,上海鋼貿企業在各銀行的貸款餘額達1510億元,鋼貿企業作為主發起人的擔保公司在保餘額為298億元。
在這份文件中,協會言辭懇切地細陳了當前當地鋼貿業現狀,從化解銀行信貸資金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懇請市金融辦協調全市金融機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並提出建立上海鋼鐵物流產業應急風險金制度等建議。文件顯示,上海每年鋼材貿易總量已逾1億噸,流入量約佔全國鋼材銷售總量的10%。
難以承受的融資成本
“防搶、防盜、防鋼貿”,銀行業這句順口溜反映出如今的行業融資窘境,也讓鋼貿商們多少有些心寒。在他們看來,2010年前,整個行業發展相對平穩健康,銀企關係也很融洽,信貸遊戲是這場行業噩夢的根源。
時間退回到3年前。2009年不論對於銀行還是對於鋼貿業,都是令人歡欣的“盛宴”之年。身為福建人的劉民慶告訴記者,當地做生意的傳統是缺錢時相互拆借,擔保聯保就由此產生。不過在彼時陡然增加的信貸額度面前,傳統開始被顛覆。
“2009年時貸款審批相當寬鬆。”劉民慶告訴記者,當年年初,在轄內工行某支行行長的不懈造訪下,鋼材城決定推廣一筆3億多元的低息貸款。他回憶說:“當時我們這5名員工連續多日加班後,終於在月底淩晨,把市場內51家商戶的貸款額度和保前審查資料整理好交給工行。”
誰也不曾想,3年時間,足以讓這個行業來個徹底轉彎。
2011年下半年以來,鋼價持續萎靡、融資成本高企、應收賬款週期拉長,此前資金杠杠地快速放大的鋼貿業多頭受難。張策告訴記者,近一個多月,他主管的鋼市已有100多輛私車被賤賣用於償付貸款利息,“除非走投無路,否則有誰會去賣車?賣車錢又能多支撐幾個月?”。
在江陰一家成立較早的鋼材市場裏,記者見到了從事鋼貿業多年的劉建。2004年懷揣300萬元來到江陰打拼的他,現在負債千萬。談及這兩年的經營困難,除了鋼價不振,劉建提到最多的就是融資成本飆漲。
“2010年前公司銷售額是2億~3億元,2008年~2009年資本金積累到2000萬元,為了做大規模,2009年貸款約2000萬元。”劉建幾近絕望地告訴記者,去年起貸款成本跳漲,一年僅利息和承兌費用就達400萬,賺的錢連利息都還不上,客戶欠款一時收不回,貸款又很快到期,企業已是岌岌可危。
據劉建稱,貸款下來後,企業要拿著銀行開具的銀票去貼現。基準貸款利率上浮後再加上承兌貼現利率,實際年融資成本超過20%,有時還要買銀行搭售的保險、基金產品。
除了貸款緊箍咒外,時下的鋼貿危機也由行業自身盲目擴張所致。無錫某下轄市福建商會會長吳丕林對記者坦言,鋼貿貸款中的確有部分是流向房地產、礦產等非鋼行業甚至資本市場,投資虧損或者長週期行業短期難盈利,都是引發行業危機的原因。不過他也表示,3年前高速公路、隧道、地鐵等市政工程大範圍鋪開,很多貿易商為拿下鋼材供應合同,先行墊付了開工資金,“一概而論肯定不對”。
退去光環的聯保模式
與商戶老闆一樣走投無路的還有擔保公司。因行業資金體量大、週轉快,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內地興建的鋼材倉儲交易市場中,無數擔保機構相伴而生。在這輪鋼貿危機中,擔保機構由於規模偏小、關聯交易複雜,在對轄內商戶自救的過程中不僅收效甚微,反而面臨資金抽幹、難以為繼的困境。
劉民慶名片上的兩行字顯示了他的雙重身份:既是鋼材現貨市場總經理,也是一家擔保公司董事長。在無錫,類似劉民慶身份的鋼市負責人不在少數。
鋼貿擔保的運作模式一般是:由擔保公司開展保前審查,以商戶入股或交保證金形式籌資組建,視商戶具體情況向銀行提出貸款需求。通常擔保行為限定在一個鋼材市場內,不涉及社會擔保。
記者了解到鋼貿擔保還有個特點就是市場內各商戶可自由結合,以4~8戶組成一個聯保小組。聯保小組所有成員為組內任一成員的融資行為進行擔保,共同承擔該商戶的融資擔保責任。經擔保公司審批通過後,擔保公司與申請貸款商戶所在聯保小組的全體商戶簽訂反擔保聯保協議,再向銀行推薦申請貸款的商戶名單和金額。
聯保模式起源於福建,是當地人團結互幫特點在鋼貿業的折射。對此,建行上海某支行負責信貸的副行長對證券時報記者總結,這種擔保可概括為“保證金+聯保信用共同體+擔保公司信用擔保”。
儘管不情願,但吳丕林還是痛心承認,這種擔保模式已經被證明失敗,“行業上行期一榮俱榮,非常時期則是一損俱損”。劉民慶告訴記者,在以自有資金為商戶墊付銀行貸款後,目前無錫地區多數擔保公司現金流已接近於零,部分聯保小組為償還高額利息,開始向高利貸拆借。
吳丕林認為,跑路案件中,確有惡意違約之人,由此帶來的影響卻是行業歷經十多年建立起來的誠信體系和擔保體系遭到衝擊,面臨瓦解。
上述建行副行長告訴記者,除面臨行業系統風險外,鋼貿擔保還面臨融資方式、市場管理和關聯交易等風險。融資方式風險,是指商戶起家的部分資金是來自民間借貸,形成規模後再置換成銀行貸款,而民間借貸的逐利性就是一有風吹草動便隨即抽走,增加了擔保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市場管理風險,是指擔保機構對商戶不構成硬性約束,不能完全控制其賬外交易;關聯交易風險,是指聯保商戶間有錯綜複雜的親鄰關係,容易形成關聯操縱,一旦其有異地商鋪,就存在異地關聯交易的可能。
同樣的行業大環境下,為什麼跑路事件率先在無錫集中爆發?對此,張策和劉慶民解釋,一是無錫鋼市多成立於2000年後,相比上世紀90年代起步的上海鋼市,商戶從業經驗少、抗風險能力弱;二是無錫地區聯保建立在4~8個商鋪基礎上,比滬上的聯保規模小,一家商鋪資金出問題後會迅速波及開;三是無錫銀行系統的信貸收縮快。
據了解,某股份制銀行無錫分行發文要求各支行除追加各擔保公司負責人無限連帶責任外,繼續追加固定資產質押,否則不予貸款;某四大行之一的無錫分行甚至要求對閩籍所有貸款企業只收不放(包括聯保連帶業務、抵押貸款業務等);除此之外,多家銀行的無錫分行均多次發文要求暫停鋼貿企業合作。在擔保公司看來,這無疑將導致行業走投無路、鋼材供應合同無法履行,行業資金鏈徹底斷裂,進而引發貸款違約。(注:文中被採訪者均為化名)
钢铁业频现裸泳者 沪钢贸商遭遇联保信贷危局
发布时间: 2012-8-6 来源: 证券日日报
多家钢贸企业因无法偿还贷款被银行告上公堂,业内人士表示,钢贸行业被银行列为贷款高风险行业,钢市整体不景气是引发其被银行追债的最大根源
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日前,一则消息再次震惊了一直波澜不断的钢贸业: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理由是贷款到期无法偿还。
而在今年6月,上海钢贸圈最大商会周宁商会公开发布了一份《告全体会员书》,称市场萎缩、行业低迷加上银行纷纷收缩信贷规模,使得钢贸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资金链困局。这份公开信发出后,上海周宁商会方面曾表示经与银监局、各银行沟通后,银行抽贷压力已经有所缓解。
但此次银行集体起诉事件无疑证明银行与钢贸商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昨日,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普遍表示,部分钢贸商此前将贷款挪投于楼市、股市等领域进一步加大了这种资金链风险。行业形势好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但当政策调整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银行信贷一收紧,大批“裸泳者”就曝光了。
受累联保贷款
钢贸企业被打包起诉
来自“上海法院网”的公开消息显示,在8月份即将开庭的一系列案件中,包括杭州银行上海分行诉上海天展钢铁有限公司,上海银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诉上海惠锦钢材(集团)有限公司,光大银行上海金山支行诉上海翘首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弘诚钢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被起诉的企业足有20多家,理由皆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为何大批钢贸企业被银行“打包”起诉?这就不得不提到钢贸行业风行多年的联保贷款模式。所谓联保,就是几家钢贸企业联手起来,相互为贷款提供担保,不论哪一家出现还款艰难,其他几家都要代为还款。
而提到联保,又必须提到整个钢贸行业大名鼎鼎的福建周宁帮。“我们这个行业百分之七八十的都是福建周宁县的人,这个县20多万人,有10万人在外面做钢贸生意。” 福建周宁人、天津盛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先生颇为自豪地告诉本报记者。集中了70%钢材交易量的上海钢贸业更是周宁人的天下,占据了上海钢贸商的80%。
而老乡带老乡,互相联保、拆借资金正是周宁钢贸商的融资秘方,这也成为他们在整个商贸行业势力不断壮大的关键原因之一。
据悉,钢贸行业从2000年开始采用联保互保的融资模式。在2009年的刺激政策后,这一融资模式达到顶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高达3.5%。其中,上海钢贸行业向银行融资达1600亿元。
但另一方面,联保的钢贸商之间却又极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家钢贸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将另外几家也拖下水。
今年年初,江苏无锡一洲钢材贸易市场老板李国清因还不上贷款而跑路,其贷款中的联保部分最后由上海周宁商会中和李国清有联保关系的企业凑钱还给了银行。
但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却仍在持续发酵。在上海周宁商会在《告全体会员书》中称:李国清 被逃跑 促使部分银行加快收缩对钢贸企业的信贷规模,民间资金纷纷从钢贸企业抽身,钢贸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多年铸造的联保体系受到严峻的冲击。
此次银行集中发难,正是这种联保贷款风险的又一次集中爆发。“现在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钢贸企业整体陷于亏损和周转失灵的状态,联保成了大家都不还钱。于是银行就将一堆企业都告上法庭。”有银行内部人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道。
部分贷款不务主业
行业寒冬下现“裸泳者”
来自中钢协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减幅95.81%;亏损企业亏损额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而在钢贸行业中也有这么一个段子:钢厂吃肉,钢贸商啃骨头;钢厂啃骨头,钢贸商喝汤;钢厂喝汤,钢贸商喝西北风;钢厂喝西北风,钢贸商吐血。
因此,当眼下钢厂大面积亏损,钢贸商们也正“吐血”中。有业内人士称,现在整个钢贸行业,估计有6成左右的钢贸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成左右勉强可以保本,不到2成的钢贸企业还能赚点钱,但盈利情况也很一般。
“银企合作,并且钢贸企业很多都是民营机制,肯定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引起追债的最大根源还是:钢市惨败!” 昨日,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钢市的不景气,银行也加强了对钢贸企业贷款风险的监控力度,随即把钢贸行业列为高风险行业”。
然而,更雪上加霜的是,“部分钢贸商拿着贷款去搞副业,炒房、炒股、炒期货,甚至放高利贷,使整个市场融资风险加大,更有甚者导致了资金链断裂。”张琳道。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亦持类似看法:“整个钢贸行业现在日子确实非常难过。一方面是经营亏损,另一方面是资金非常紧张。尤其是有些钢贸商,前几年有一部分钢材的融资投向了其他方面,像房地产、借贷什么的,导致这些资金收不回来,资金链出现断裂。而钢贸商之间这种互保的方式,可能使得这种风险进一步分散开来。”
徐向春指出,现在对不少银行来说,确实很难搞清有多少钢贸商贷款是为了经营主业,贷款流向有问题。无奈只能 “一刀切”,很多做主业的钢贸商也被停贷或者收回,使得这些钢贸企业陷入困境。
据周宁上海钢贸行业初步统计了解,从今年年初到目前融资规模收缩了23%以上,钢贸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实际上很多个体出现的问题,在商会圈子里已经解决了,而少量的解决不了的问题会暴露出来。这也反映出整个经济恶化、信贷收紧,使得以前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经营暴露出来了。”另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而在前述天津盛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先生看来,这已然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上海还是有很多真正做钢材的人。结果钢价掉下来,银行一看行情不好就要收贷,那钢贸商只能把货抛掉,这使得价格就会继续往下掉。目前的行情和上海的收贷有关系,加速了价格的下跌。”
业内呼吁银行“有保有压”
适度保障钢贸业资金需求
据媒体最新报道,有民生银行人士表示,民生银行只是起诉了部分企业,目前还在与钢贸企业密切沟通,协商具体解决办法。“我们的确关注钢贸企业的贷款安全,但我们也希望通过沟通,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具体的解决方案还在协商中”。该消息人士透露。
“我们希望银行还是能对好的企业续贷,至于不好的企业该死掉还是会死掉。”杨先生亦认为现在银行“一刀切”的做法不合情理。
而在7月10日的“钢铁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第十届副委员长、国际金融论坛主席、民建中央前主席成思危亦曾表示,钢贸行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期应采取应急措施,协助钢贸行业渡过难关,其中就包括银行要适度保障钢贸行业的资金需求。
“钢贸行业既要给上游钢厂打预付款,又要为下游终端垫资,所需资金流量非常大,一旦运营资本(流动资金)出现了问题,钢贸行业马上会面临资金紧张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如果对所有的钢贸企业都一律收紧信贷,那必然会造成严重问题,所以银行应该随着钢贸行业结构的调整,有保有压,扶持那些好的钢贸企业,帮其渡过短期的资金短缺难关。”成思危指出。
虽然眼下双方纠纷不断,徐向春依然非常看好银行与钢贸企业未来合作前景。“如果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该暴露的都暴露了,该解决的解决了,银行对一些钢贸商的融资贷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毕竟,钢贸商要是老老实实做主业的话,融资量非常大,变现能力也很强,因价格下跌导致贷款回不来的风险非常小,除非是恶意骗贷或者卷款。因此钢贸商长久以来是银行的一个优质客户资源。”他对记者指出。
徐向春还认为,一旦整个行业稳定下来,银行肯定会继续向钢贸行业倾斜贷款。“经过这次教训,大家都会规范化,银行规范化,企业也会规范化,风险就很小了。”(记者 谢 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