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併購風險大 中資未來或損失慘重
【大紀元2011年01月07日 訊】近兩年多來,大陸企業海外瘋狂併購,足足交了6000億元的「學費」,不過,海外投資的風險一直在警示著新參與者。有公司賠完所有本金,也有遇到進入阻力,全球範圍來看,超過一半以上的併購最終失敗。
中企海外瘋狂併購
南方網1月5日 報導,知名諮詢機構埃森哲在2010年底對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間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進行了統計,近三年時間內統計的120起海外併購案例中,涉及總金額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併購對像既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多國、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國家,也有中亞、南美、非洲等經濟欠發達國家和地區。
大陸國有企業一直是海外併購的主力軍,金額上佔有絕對優勢。《經濟學人》雜誌對2004年至2009年11月中國企業已完成的172宗5000萬美元以上的併購案進行了統計,結果表明,81%的海外併購是由國有企業進行的,民營企業在併購交易總量中只佔12%。
聯合國貿發組織統計,2008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外直接投資額為521.5億美元,其中併購金額占54%;2009年對外直投金額上升到720.5億美元,併購所佔比例為40.4%。
大陸企業對外投資幾乎涉及國民經濟所有行業,其中,礦產資源、傳統能源、機械製造、IT等行業是併購的熱點。
埃森哲對大陸500強的企業發出的問卷顯示,有89%的企業已經開展全球化業務,只有6%的企業不打算開拓海外市場。企業最優先的全球化方式中,有23%的企業選擇併購海外企業,13%選擇參股海外企業,兩項之和超過三分之一,顯示對外收購意向強烈。
海外投資風險陡增
不過,隨著海外投資增加,風險也在增加。2008年4月,中國平安保險收購比利時的富通投資,涉及金額高達21.5億歐元,不到一年,這筆投資賬面浮虧就高達227億元人民幣,幾乎賠完所有本金。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也不得不承認:「公司將謹慎對待海外擴張。」
中國企業熱衷於採取收購存量資產的方式,而不是內生式增長模式,這些資產往往暗藏種種問題。如吉利汽車收購的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箱公司DSI就是一家破產企業,如果沒有強勢的整合能力,此類收購可能面臨二次危機。
鄧櫻表示:「全球化的企業能走多遠,還是一個問號。事實上,的確有很多企業收購的時候就已經吃了虧。畢竟文化差別較大,能夠知根知底的很少。」
全球範圍來看,超過一半以上的併購最終失敗,大部份失敗來自於漫長的整合時期。據瞭解,聯想集團2005年收購IBM PC業務以來,整合工作直到2007年底才正式開展,至今仍未完全完成。如果以此推算,中國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可能會承受高達3000億元的投資失利。
併購案有很多失敗
在已宣佈的併購案例中,有很多失敗之作。首鋼試圖收購澳大利亞鐵礦石19.9%的股權,被澳當局否決;成功收購的案例中,中投公司則因投資黑石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導致賬面浮虧接近30億美元。
海外擴張也會遭遇阻力,特別國有企業會遭遇大量的進入壁壘。譬如中鋁增資力拓集團的失利。鄧櫻表示:「一方面有些國家仍排斥中資企業,另一方面內生擴張速度較慢。」因此選擇海外設廠的內生式增長方式進行全球化的企業只有8%
大部份併購對像集中在歐美發達市場。統計顯示,2008年至今,中國海外收購70%的對象為歐美企業。多在資源性領域。
埃森哲相關人士告訴南方日報,選擇資源性行業主要是為了緩解生存壓力,國內企業尚未完全進入拓展發展空間和延伸價值鏈的階段。瑞銀證券董事總經理彭菲力則表示:「中資公司走出去仍處於早期階段。」
而這種趨勢短期之內還很難改變,以中投為例,在投資金融資產屢次失敗後,中投在2009年底連續出手,15億美元投資加拿大礦業公司,9.39億美元購買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等。中投監事長金立群曾明確表示:「中投將由現金為王變成資本為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