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MIA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 (GCPRM)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國需要的是差异化风险管理

差异化风险管理
作者:罗伯特·卡普兰、安奈特·米凯希  2012年10月08
2007年,托尼·海沃德(Tony Hayward)出任英国石油公司(BPCEO,当时他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把公司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并据此制订了一系列新规则。例如:要求所有员工在端着咖啡杯走路时必须盖上杯子,开车时不准发短信,等等。
  然而三年后,就在海沃德眼皮底下,发生了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n)钻油平台漏油事件,该事件是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根据美国一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该事件源于英国石油公司的管理失误,这些失误让“当事人无法及时发现风险,也无法正确地评估、沟通、处理风险”。
  海沃德的故事反应出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尽管一再重申其重要性,也为此花了不少钱,但很多公司的风险管理不过就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确保所有员工都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仅此而已。当然,这些规则本身是合理的,也确实能够减少风险,从而避免给公司带来严重危害。但是,基于规则的风险管理既不能降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也不能减少灾难造成的影响,比如,上文提到的墨西哥湾钻油平台漏油事件,再比如,这样的风险管理也没能阻止很多金融企业在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破产。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风险分类的新方法,帮助公司高管们区分哪些风险可以通过制订规则进行管理,哪些风险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来管理;此外,作者探讨了在开诚布公、建设性地讨论战略风险管理时,个人和公司面临哪些挑战;同时提出:公司应该把这些讨论融入战略制订及其实施过程中;最后得出结论:公司应该如何从战略及运营之外找出不可预防的外部风险,以及如何做好准备去应对这些风险。
  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了解如何定性区分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我们的现场研究表明,风险总共分为三类,任何一类对公司的战略甚至生存都至关重要……(译者/邓小莉) 
  ……
  以上仅为文章摘要,更多内容详见: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2年10月刊
--------------------------------------------------------------------------------------------------------
中国很缺风险管理
作者:戴险峰  2012年10月08
  传统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聚焦下行风险,仅限于风险的对冲。但正如汉语中“危机”二字所表达的,危险之中同时蕴含着机会。战略风险管理则超越简单的风险对冲,进一步探寻公司应该主动承担的风险。这就要求公司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决定哪些是要对冲的风险,哪些是公司要主动承担的风险,哪些是要留给投资者去承担的风险。
  卡普兰教授和米凯希的这篇文章(详见《差异化风险管理》)基本也是遵循上述思路,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战略风险管理这个词。他们给出了颇具操作性的分析框架和案例,对公司在风险管理的实施上有很大帮助。
  这个分析框架对中国稍显超前。不过,也正因如此,这篇文章也特别有意义,它可以为中国的风险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
  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了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欠缺,甚至连单纯的风险对冲都缺乏经验。那种能够深刻理解风险,并从战略角度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银行就是一个纯粹的管理风险的行业,风险意识应该早已融入其骨髓,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受制于中国宏观环境。我在与一位著名的银行董事长对话时,就听到他对风险管理做如此评论:在还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根据巴塞尔协议制定的这些风险管理措施在中国并没有太大意义。
  中国经济这次长达几十年的上升周期,也不利于企业培养风险管理意识。长期的高速野蛮生长,助长了中国各行业的投机情绪,削弱了其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实际上,风险在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体不断积累,只不过它们不断被经济的高速发展所掩盖。
  比如,中国多个行业一直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但因为需求的增长更为强劲,过剩产能总是能够很快被吸纳。这种环境下,企业的精力往往集中在市场及产品拓展上,很难会投入精力及财力到风险管理上。现在,中国经济正在减缓,外需持续保持疲软,积累在中国经济体系及各企业内部的风险正在日益显现。这时候对风险管理进行思考就尤为必要,所以该文提出的风险管理框架对中国的企业也就特别有帮助……
  ……
  以上仅为文章摘要,更多内容详见: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2年10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