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ag.cnyes.com/Content/20121101/d2721a 3f 2c 7040889495d18c 43af9fc9.shtml
金改的三個“勢在必行”
發刊日期:2012.11.01
金融就像現代經濟社會的血液循環系統,它媒介所有的市場交易和經濟活動,並以信用助推和放大。稱它為“核心”毫不誇張,這個核心如果處理不好,它會脫離整個服務的對象,“核心”就變成了“空心”。
通過溫州危機的具體案例,可以看出金融在現代經濟中怎樣發揮核心作用。
金融業支援實體經濟升級換代勢在必行。
金融歸根到底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美國和發達經濟體在金融發展、金融深化的“研究生階段”出現了衍生品過度膨脹、杠桿率過高的問題,而中國充其量只是金融深化的“小學階段”。
溫州出現了產業空心化問題,實體經濟迫切需要升級換代。溫州、浙江和長三角應該是優化開發區,是實體經濟能夠有效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升級換代的區域,但事實上溫州沒有做到。溫州和其他類似的“增長極”區域有負眾望,後面存在的一大問題是金融沒有能夠有效提供支撐。
這一次實體經濟層面積累的矛盾爆發,導致了2011年下半年溫州轄區之內幾十個企業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後企業家“跑路”的現象。釀成這個局面的過程中,實體經濟碰到了“天花板”——既有技術的天花板,又有制度的天花板。到了一個臨界點後,溫州爆發了這場危機。要考慮金融問題,應跳出金融看實體經濟升級換代對於金融支援的迫切要求。
金融體系多樣化的綜合改革勢在必行。
溫州實施金融綜合改革試點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改革可以說是逼出來,不得不做的。這裡所針對的問題是:為什麼過去的金融支援嚴重失位?
溫州企業的創業和發展,在正規金融方面以往得不到像樣的支援,早早就以草莽形式產生了抬會、搖會、地下錢莊等,某種意義上,這種非常規金融也是有益的,所以政府管理部門並沒有把地下錢莊簡單地全掐死。但必須尋找以後應替代它的新業態,要通過改革形成其他金融形式的有效供給,使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在常規金融之外生長出來的小額貸款公司等其他金融形式,包括政策性融資,這些適應不同層面、不同規模、不同經濟活動的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的供給,最後應能夠大體上無縫地、全覆蓋地使實體經濟活動得到支援。特別是對於企業創新活動、對於升級換代關鍵性的市場活動,能夠跟上融資機制、能夠由金融發力給予支援。
構建可持續的政策性融資機制勢在必行。
政策性金融于1980年代後期在中國就有探討,近年來,管理部門和金融研究者大多有意無意地迴避政策性融資這個概念,但我個人始終認為這個問題是無可迴避的,應該把這樣的一種特定機制構建的問題,提升到中國如何實現後來居上的現代化趕超這樣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首先在戰略的層面上加以考慮。
不是要以政策性金融體系替代商業性金融體系,而是在商業性金融體系發展當中,要相互呼應地、不可迴避地一併考慮制度建設問題。
最簡單地說,有兩個要點必須堅持。首先,要總結過去這方面的成敗得失,在機制上一定要堅持風險共擔。如果財政介入後,各方就都把風險一股腦推給財政,那麼這個機制馬上帶來的是“道德風險”,也就是說,馬上帶來了不可持續的問題;其次,必須形成能夠經得住考評的、規範的、有透明度的支援對象的遴選機制,這也應當是有專家參與集體決策的機制。貼息、信用擔保、還有其他的方式是政策性融資的支援手段,其可持續性首先是要求遴選程式是公正的。
(作者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英才》2012年11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